近日,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王麒植(第二作者、通讯作者)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蔡跃洲和钟洲共同撰写的论文《线上排他行为、阶段性特征与数字平台治理:三方动态博弈分析》在《经济研究》2024年第5期作为封面文章刊发。
该文关注数字电商平台的“二选一”等线上排他行为,例如在线上购物节期间要求网店仅在本平台销售,而不允许其在对手平台销售。该文认为对线上排他行为合理性的判断应该综合正反两方面影响:线上排他行为的负面效应包括导致消费者线上选择范围受限,网店和对手平台利益受损,但其正面效应也表现为提高了数字平台“造节推广”等投资的激励,促进了消费者购物模式转变,加剧了数字平台与实体店之间的线上线下竞争。该文研究发现,在数字经济发展初期,网购消费者比例较小,此时线上排他行为的“投资保护”正面效应占主导,不宜过度规制,而随着线上经济逐渐发展成熟,网购用户比例不断增大,线上排他行为的“选择限制”负面效应成为主导,使其失去经济合理性。阿里巴巴“双十一”购物节及“二选一”行为对电商发展产生的影响较好地印证了上述机制。
该文从成文到发表耗时5年,并随着中国市场监管实践探索而历经多轮补充修改,以求尽可能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电商平台要求商家“二选一”的现象早有新闻报道,但是直到2018年前后才引起舆论关注。在此背景下,作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于2019年完成初稿。随后几年,关于“二选一”的监管问题进一步升温引发了热议:2020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阿里巴巴集团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立案调查,并于2021年4月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开出了182.28亿元的天价罚单。为了确保论文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模型层面,作者结合实践发展和审稿人的意见,在原有纯理论分析基础上不断深入联系实际,着重阐释数学模型的现实含义,使其紧跟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监管实践的步伐,力求“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中心教师王麒植作为本文的通讯作者,长期从产业组织和市场监管的视角考察政府-市场关系的基础理论问题。产业发展是政府和市场的共同目标,但是现实远比新古典的一般均衡所描述的情况复杂,政府-市场关系也需要超越“去管制”“自由化”的“华盛顿共识”继续探索。在讨论政府-市场如何协调的问题时,王麒植尤为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作为直接参与者如何推动工业化和经济转型,二是政府作为监管者如何维护竞争秩序。前者决定了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而后者决定了企业行为和资源配置效率,二者共同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路径。
延此思路,王麒植积累了一定研究成果。在“工业化和经济转型”主题下,王麒植一方面基于我国转型实践,出版了《国家经济能力的微观基础——一个关于国有企业的理论》,并荣获第二届中央财经大学优秀著作奖,另一方面基于财政部相关课题,跟踪我国对外援助和受援国工业化转型问题,在《南开经济研究》《山东财经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在“市场监管”主题下,王麒植基于我国反垄断实践中的“利乐案”“阿里‘二选一’案”等重大事件,撰写了相关论文发表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期刊上。近期,王麒植关注我国制造业外迁和产业升级问题,撰写的报告获得相关领导肯定性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