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庆祝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立1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非连续性危机与组织应对的挑战”系列讲座第一讲在线上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组织决策的多重过程及其意义”,主讲人为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杰出访问学者周雪光教授。周雪光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社会发展、国家治理和组织制度等领域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本期讲座分为以下5个部分:引言、组织过程的实例与观察、组织学视角下美国应对疫情措施、公共卫生官员的角色作用、总结与思考。本次讲座由中心姚东旻教授主持。
首先,周教授援引丘吉尔名言“不要浪费一场好的危机”展开讲座,点明本次系列讲座的动机是在经历重大危机后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百年不遇的新冠危机可以看作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组织方式对于相同危机做出不同反应的自然实验,在此基础上,周教授根据美国应对新冠疫情决策的资料提出了以下重要观点:第一,当代社会中组织本应被用来应对危机,但组织本身也会由于失败而产生或制造危机,其中危机指的是组织常规不足以应对环境突变或技术失败而诱发的重大失误状态;第二,美国本次应对危机与其决策过程、组织学习、专业化逻辑都有非常大的关联;第三,在本次新冠疫情中,环境非连续性演变是不同以往的、非常重要的变量。
然后,周教授对美国疫情早期阶段决策的组织过程进行了考察,以时间轴方式梳理了白宫应对疫情决策大事记,并以禁航事件为例,探讨了决策过程的互动与演变。在此基础上,周教授引用James March的“垃圾箱”决策模型作为分析工具来分析白宫决策的多重过程,其中政治过程、组织结构、注意力分配和决策时机等都是关键的影响因素。在组织结构中,出现了从“多方参与、流动性强”变为“逐渐固定、排除异己”的重要现象,特朗普政府将公共卫生健康专家Dr. Brix排除到决策过程之外即为实例。在讨论注意力分配和决策时机时,周教授详细分析了居家隔离令等重要事件和时间节点,强调了多重任务下注意力与时机对决策的影响。
接着,周教授提出公共卫生官员在决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公共卫生官员最初没有考虑到重大疫情危机的可能性,出现了三个重要失误:一是CDC检测盒失败,这导致关于疫情的信息缺失,进而造成判断失误,贻误时机;二是CDC监测系统无法针对Covid-19疫情发挥作用,只能收集病重入院者的信息,无法收集尚未病重或无症状感染者的信息,导致整个系统没有接受到病毒大规模蔓延的信号;三是相关部门对于Covid-19病毒的各种信号进行了错误的解读,包括传播速度、传播渠道、杀伤力等方面,没有认识到本次的病毒与以往有很大差别,导致应对措施不当。周教授还结合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迅速应对进行了对比,凸显出美国政府在多重决策中出现的失误。
最后,周教授进行了总结,认为组织学中的“垃圾箱”决策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白宫决策,并阐释了启示与思考:组织决策过程中存在不同利益、信息和视角,同时高度不确定性与环境的非连续性使得意外事件也会对决策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并且不同经验汇集到最高层决策的时候往往会变得同质化,这时候的决策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偏差,因此如何改善组织决策过程、提高组织决策能力值得深思。此外,公共卫生官员作为“垃圾箱”决策过程的制约因素,本应积极推动应对重大疫情的准备工作,但实际上专业人员在早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造成这一失误的原因在于组织学习与专业逻辑的局限性。
在讲解结束后,周教授与中心姚东旻教授、阮睿老师就决策者、决策问题、决策时机、决策方案之间的独立性和专业人员决策失误与监测系统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讲座最后,姚东旻教授对周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了感谢,也对后续讲座表示期待,在场师生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