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6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线上举办了第三期“名刊大家谈”系列讲座。第三期的主讲人是《世界经济》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曹永福老师。本期讲座主题为《世界经济》期刊的风格特点与投稿注意事项。
曹永福老师首先介绍了《世界经济》期刊的风格特点:《世界经济》是一本综合性理论刊物(月刊,每期8篇),期刊兼顾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一方面重点发表国内具有创新性和较高学术价值的高水平论文,促进中国世界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学科建设;另一方面,有选择的刊登一些国外经济发展中可供借鉴的做法、经验教训和相应的政策建议。在作者层面上看,大多为青年作者和博士生,学生(博、硕、本)与导师合作为主要模式,约稿和专题策划相对较少。曹永福老师建议,在投稿之前,找到几本纸质版期刊进行阅读,了解刊物的风格,投稿文章篇幅需适中,平均在1.8万-2万字之间。
在介绍完杂志的风格之后,曹永福老师又对文章初审和外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初审中,作者往往会遇到需要验证的假设太多、结论过于显而易见和核心参考文献不明确等问题。在外审中,作者会经常遇到外审专家提出的文献不够,重点文献没有覆盖,甚至审稿专家的文献都没有涉及,用中国的数据生搬硬套国外文献,文字质量不够高,对于外审专家给出的意见不认真修改等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曹永福老师建议,文章提出的假设不宜过多,如试图去验证7-8个假设,可以选择采取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反复验证核心结论;所验证的核心结论讲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不宜过于浅显,比如专利保护制度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投资便利化与FDI流入的关系及关税与进口的关系等;摘要和引言作为一篇文章的“门面”一定要仔细打磨;如若引用了国外论文的理论模型,哪怕只是在该理论基础上做出微小的贡献,都应当在文章中标清楚,应杜绝雾里看花的现象;理论与实证部分的数学符号要统一;谨慎看待异质性问题,很多与主题无关的异质性分析不需要写入文章。
在提问环节,中心师生踊跃发言,曹永福老师也针对提问做出了详细的解答。关于如何写一个好的引言的问题,曹永福老师回应,一个好的引言可以把文章的档次往上拉,然而当下很多作者对政策不够了解,引言内容较为陈旧,文字功底不够深厚,一篇好的引言应当符合政策导向,文字精炼,逻辑清晰。关于政策评估的重要性问题,曹永福老师解释,初审并不会特别在意政策建议部分,但是在外审意见中常常会出现政策建议与文章主题、现实脱节的反馈意见,也不是所有文章都需要加政策建议部分,对于有些问题的研究,我们只需要弄清楚为什么即可。关于纯理论文章和结论比较负面的政策评估文章的发表前景问题,曹永福老师强调,《世界经济》期刊在导向上非常欢迎纯理论文章投稿,但是纯理论文章要有政策含义,要结合现实,实际上发表出来的好的纯理论文章偏少,对于结论较为负面的政策评估文章,需要思考是否遗漏了一些现实因素,同时,建议使用建设性语言去评论政策效果。
讲座最后,曹永福老师对《世界经济》期刊的投稿周期进行了说明,并表明作者和编辑既是工作关系,也是朋友,需要多沟通交流。本次讲座的学习,大家对《世界经济》期刊的风格特点和投稿注意事项也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为学术素养的提升与论文写作明确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