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1日至22日,“第十九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在武汉大学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经济研究》编辑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高级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论坛旨在推动青年经济学者针对中国经济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培养中国经济研究的后备力量,并努力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服务。此次论坛征文启事自公布以来共计收到中英文稿件756篇,征文数量和质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经专家遴选,最终180余篇论文获邀参会宣讲。其中中心师生共计4篇论文入选该论坛。
中心师生入选论坛论文题目表
序号 |
作者姓名 |
入选论坛论文题目 |
1 |
姚东旻,朱泳奕 |
《主官更替能否引发省级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动——一个关于权威、制度惯性与预算间断的模型》 |
2 |
姚东旻,朱泳奕,张鹏远 |
《减税能否扩大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基于增值税框架下企业决策的拉斐尔曲线的推断与验证》 |
3 |
王麒植,钟洲,马如平 |
《互联网平台营销、效率困境与“二选一”》 |
4 |
罗伟杰 |
Aging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axes |
中心姚东旻副教授和博士生朱泳奕合作撰写的《主官更替能否引发省级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动——一个关于权威、制度惯性与预算间断的模型》在“地方财政与政府间财政关系”分论坛进行了展示。朱泳奕详细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设计和实证回归结果等内容:伴随地方主官的换届更替,省级预算支出将会发生改变。该篇论文因此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来解释省级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及其背后的逻辑。基于我国1996-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该文采用L-峰度识别出了预算支出的结构变动模式。该文从官员视角揭示了地方主官权威、预算间断强度和其“奋斗目标”三者关系。朱泳奕作为该分论坛评论人之一指出了另外两篇参会论文的研究贡献和不足之处。
中心姚东旻副教授、博士生朱泳奕、科研助理张鹏远合作撰写的《减税能否扩大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基于增值税框架下企业决策的拉斐尔曲线的推断与验证》在“税收政策与制度2”分论坛进行了展示。论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讨论增值税框架下的企业决策问题,推导拉斐尔曲线的存在性及其特征,并依托该理论工具探讨税率变动对企业劳动要素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增值税框架下同样存在拉斐尔曲线,税率与劳动需求之间总是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即减税政策能够显著扩大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并且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要素与商品市场垄断势力较低的企业,税率变化对于其劳动需求影响更为显著与强烈。
由王麒植老师指导中心本科实验班学生马如平完成的《互联网平台营销、效率困境与“二选一”》在“微观理论”分论坛进行了展示。论文以“双十一”“618”为代表的营销活动为研究背景,着重关注了互联网平台极易引发诸多争议的“二选一”行为,文章构建了一个线上线下竞争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平台营销活动促进了消费者的线上线下流动,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有效,但消费者流动为平台带来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即存在外溢性,外溢性的存在使得平台营销活动的供给总是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文章认为近年来饱受争议的“二选一”行为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营销不足问题,这为《反垄断法》与《电子商务法》对相关行为的规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中心罗伟杰教师独立撰写的Aging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axes在“应用微观3”分论坛进行了展示。文章采用世代重叠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税收构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中间选民达到工作年龄时,人口老龄化增加了对支出的需求。基于全球数据的实证表明收入相对于支出的税收范围与退休人口比例之间显示出稳健的负相关性。此外,这种关系在民主程度更高的国家中显得更为稳健。罗伟杰作为该分论坛评论人之一指出了另外两篇参会论文的研究贡献和不足之处。
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秀表现体现得到了与会各方的认可与好评,中心将坚持创新型科研人才培养模式,协助推动我校“双一流”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