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3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经济学论文写作中的自觉性:‘有所为’与‘有所不为’”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财经研究》编辑部副主任邱国景老师进行讲授。本次讲座主要包括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中需要作者尽量实现的事项以及尽量避免的“坑”。
一、选题与研究设计
邱老师将经济学家比作一个“拼图”的人,并指出经济学家需要有拼图目标并且还需要在这个目标之下找到几个重要的图。一方面,在拼图过程中逻辑很重要,也就是说不同的研究目的就在于拼一个完整的图,因此每个人手中握着的图都是相互关联的,要明确自己手中的拼图的逻辑,并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另一方面,要找到关键部位的拼图,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重要选题,并有助于后续研究深度的拓展。邱老师指出经济学论文的选题应该是重大问题、基础问题、热点问题、有趣问题、拓展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并在其中选一个具有辨识度和关联性的“好”角度,归纳出一个核心问题或者几个关联性问题。同时,邱老师也指出经济学论文在选题过程中有四点“有所不为”:第一,不要从文献出发提出问题,这样可能会提出“伪问题”;第二,不能将“之前没有相关研究”作为选题依据,这样容易让编辑产生误解;第三,不要盲目追“热点”,要做有思想的研究;第四,作为有发表目的的研究,不要触碰“禁区”。
在研究设计方面,邱老师指出作者应该详略得当、提炼研究贡献、形成“真”问题。具体的来看,在研究设计部分作者应该尽量实现以下目标:首先,研究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得整个研究的各个部分协调一致,详略得当;其次,明确并提炼出研究贡献,并以此为中心开展研究工作;然后,围绕研究贡献,形成在实践中是重要的、在理论上有改进空间的“真”问题;最后,对研究假设进行回应、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研究设计部分切不可在提出问题后忽视理论环节直接展开实证研究,也不能提出过多问题和研究假设,更不能随意提出政策建议。
二、摘要与引言
邱老师根据审稿经验指出摘要和引言是初审时审稿人了解文章的主要途径。摘要和引言要尽量做到贴合现实和理论前沿,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得当、研究数据和研究视角独特,基本结论要深刻、有层次,更要明确文章的研究贡献。在对文章研究贡献的描述中,要明确文章的研究视角构、分析框架、结构层次和异质性的探讨,以及文章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上克服了已有研究中的哪些困难。另一方面,邱老师指出在摘要和引言的撰写过程中既要拒绝平庸、也要避免哗众取宠,不要堆砌和罗列所有文献。
三、回复审稿意见
邱老师指出审稿人与作者之间是学术交流的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仇人”。因此,在回复审稿意见过程中一要做到态度诚恳,真诚地接受审稿人提出的各种意见或建议;二要认真细致,认真地阅读审稿人的意见、领会其意图,细致地分析,给出修改思路及修改结果;三要消除疑虑,要站在审稿人的角度重新思考文章的价值、意义、技术路线和实证策略等。另一方面,作者不要带着情绪回复审稿人,不能与审稿人针锋相对、发生言语上的冲突,在回答审稿人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也不能避重就轻。
最后,邱老师就主讲问题总结了二十八字方针:角度新颖、观点明确、贡献突出、逻辑清楚、论据充分、方法得当、格式规范。另外,邱老师也就参会的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鼓励大家不惧拒稿、多多投稿。通过本次讲座的学习,大家对论文写作与投稿中的注意事项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