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姚东旻老师的著作《灾害的经济学分析:地震、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围绕“如何刻画灾害情境下的微观个体决策机制以及相应的宏观经济效果?”这一基础理论问题展开。该书的研究为理解“后疫情时代”的诸多经济事实提供了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基础,为灾害的经济效果评估、灾后经济复苏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该书分为六大章节,基于2008年汶川地震这一“自然实验”,从事实确认、机制分析和宏观系统研究三个维度明确了地震对我国居民储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该书一方面能够对未来的救灾援助和灾后经济恢复做出更为科学的指引;另一方面可以捕捉、揭示之前由于各种混杂效应而难以获知的个体行为与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原理,从而服务于“更大”的政策设计。以下是作者自序和封底文字。
自 序
这本著作《灾难的经济学分析:地震、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是我近3年研究工作的部分汇总。其中收录的文章曾公开发表于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世界经济》、《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世界经济文汇》、《财政研究》和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主题也都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有关。未曾想到,这样的一个基础研究,恰巧在 “后新冠疫情时代”集结刊出,也期待书中的研究发现,能够为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政策做出一些理论注解。
2008年5月,我还是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身处北京的我,没有明显震感。家乡陕西汉中距离震中500余公里,受灾并不严重。家人除稍许慌乱外并也没有太大影响。然而数小时后,铺天盖地的新闻才让我们知道,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援难度最大的自然灾难。也是在那时,我才明白“多难兴邦”这个词真正的含义。
一晃12年已经过去,突然逝去的生命只能依靠生者的记忆依稀留存印记,失去至亲的痛苦也似乎逐渐被时间抹平。那么灾难冲击作为一种集体记忆,会给我们这代人留下些什么?这种记忆又将如何改变人类行为?从政府层面考虑,灾后的经济恢复无疑是任何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那么政府应如何利用“前次”灾难所形成的种种“印记与证据”,更加有效地应对必然仍将发生的“后次”灾难?这是一个看似冰冷的经济学者自认为可以服务社会的些许温暖。
在现实世界中,因果关系永远困扰着哲学家、经济学家与普罗大众。但似乎极端关心该问题的科学家们(Hard Science)却不会为此感到困扰:因为可控实验与统计检验的大规模介入,让纯粹的思维思辨变成了可以通过设计对比对照实验严格操控的“前因后果”。此时,需要确认和识别的事实本身,由科学家们创造而来。换言之,因果识别就蕴藏在“do the data”的过程之中;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们却面临着非常不同的情景:在因果识别中,经济学家们的主观设计对数据的产生往往“束手无策”,只能被动地“see the data”(即数据收集)。从这一意义上讲,经济学家乃至社会科学家们,面临着一个“从数据到因果”的更加困难的识别过程,这也促使了新的数据处理方法产生与发展。本书所采用的大量微观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恰恰就是这些“聪明”方法的一个个具体实践。
具体来看,地震作为随机的外生冲击,可以充分独立于宏观经济形势、经济政策状况,以及微观个体状态等各层次的变量之外,因而创造出了诸多“自然实验”或“准自然实验”。这些“实验”的独立性和随机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短期的时间窗口,以观察、分析和回答诸如人类不确定性厌恶、储蓄动机,以及财政与信贷政策有效性等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在正常的经济运行中,被多种因素所纠缠和影响。单纯观察记录的数据通常无法将它们剥离、隔离,自然也就很难厘清我们所关注问题中的核心因果效应。将这些重大而基本的问题置于“反事实”的“自然实验”中去研究,是当前微观计量经济学发展的一大重要贡献。本书所展示的各项工作正是对这一进路的初步尝试。
最后,本书中的各项工作都是我和我的研究生们(主要是许艺煊与张鹏远两位同学)一起讨论、合作而成。与他们研究过程中的思考、进步与快乐,让我深感幸运。我还要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资深编辑陈凤玲老师的帮助和支持。我想如果没有遇到他们,一个“反事实”的最佳推断是:不会有这样的小书展示在学界前,作为我们对过去灾难的一个学术记忆。
封底文字
灾害,是经济社会面临的一个持久挑战。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身处“后疫情时代”的我们不得不思考灾害对经济系统的长短期影响、相应的灾害应急处置,以及针对灾后恢复的经济政策制定。然而,在回答这些具体的应用性问题之前,一个不可回避的基础理论问题是:如何刻画灾害情境下的微观个体决策机制及其相应的宏观经济效果?只有正确回答了该问题,才可能对于诸如“后疫情时代如何提振居民消费问题”做出深刻的回应。
本书统一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为研究窗口,从基础事实、微观机制和宏观经济效果三个维度尝试回答这一基础理论问题。在基础事实维度,检验了地震对灾区家庭收入、消费及储蓄行为的实际影响,以此作为后续理论分析的事实基础;为系统、全面、准确地刻画灾害情境下的微观个体决策机制,本书依次从预防性储蓄理论学说、时间偏好理论和参考点决策模型刻画和解释灾后微观家庭的消费-储蓄决策过程,分别提出了“灾害影响居民的预期收入与及其方差”、“灾害影响人的自我控制或认知判断能力,进而改变时间偏好”,以及“灾害对不同人群的参考点产生‘回归’影响”三种决策机制;在宏观经济效果层面,系统地分析了地震后财政支出、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的具体变化及相互作用方向,不仅明确了地震对受灾地区经济增长的宏观影响机制,也为关于财政支出、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的因果争议提供了新的可靠经验证据。本书为理解“后疫情时代”的诸多经济事实提供了一个相对系统(微观与宏观)的理论基础,希望能对灾害的经济效果评估、灾后经济复苏政策制定(如提振灾后的居民消费等),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作者简介:
姚东旻,1985年生于陕西汉中。201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兼任财政税务学院党委副书记,财政部专家工作室入库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基础理论、组织经济学、博弈论应用、基于数据的因果推断。已在《新华文摘》、《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China Economists》、《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B.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等国内外顶尖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学术译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审计署、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财政学会等部委与企业重点研发项目十余项。曾荣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第六届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第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三等奖、第八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二等奖、第四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优秀论文奖等荣誉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