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4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了“Survey Forecasts, Sentiment and Stock Market Volatility(调查预测、情绪和股市波动)”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了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助理教授张仁斌老师进行讲授。
张仁斌老师首先对标题中的三个要素进行阐释。“Survey Forecasts”是指一些机构(例如美联储)定期会发调查问卷给一些大的机构与经济学家,询问他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是什么,从而形成一系列数据。在早期很多学者觉得这样的数据不可信,问题就在于现实中人们在问卷中所填的预期数据可能并不是真实的,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人们慢慢开始相信这一调查结果。“Sentiment”译为情绪,张老师强调不同学者使用“Sentiment”具有不同的含义,而此处定义的是最严格意义上的“Sentiment”,即在股票市场中完全与基本面不相关的情绪。最后该研究将预期、情绪与“Stock Market Volatility”(股票市场的波动)联系到一起。
调查预测本质上是对人们预期的刻画,那么现实中人们的预期究竟是怎么样的?张仁斌老师指出,现有研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人们知道基本面和定价方法,从而得出对价格的预期;第二种,并不知道基本面的具体情况,但是知道定价方法,此时对价格的预期近似于被对基本面的预期给绑定了,人们对价格的预期取决于对基本面的判断;第三种,既不知道基本面,也不了解均衡定价方法。事实上,第三种类型更接近于没有受过经济学系统训练的人对价格拥有一个直接的预期,而非基于基本面分析所得。
调查预测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利用预期数据来检验哪一个预期形成的方式是最合理的。具体而言研究者可以检验价格预期数据与基本面预期或消费数据之间的协整关系,如果协整关系存在,说明对价格的预期被对基本面的预期给绑定了;如果协整关系不存在,说明人们并不知道均衡定价方法,也没有足够的信息,对价格的预期并不是由对基本面的预期而产生的。
进一步地,张仁斌老师与在场师生探讨了自己实证研究的发现。研究表明,对股票价格的预测并不是以对美国股市经济基本面的预测为基础的。这一证据与具有各种信息假设的资产定价模型并不一致。该研究开发并估计了一个具有自适应学习和情绪冲击的股票定价模型,该模型复制了这一证据,并得到一组股票定价事实。研究显示,大约三分之二的股价和股息率波动是由情绪冲击和投资者学习行为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导致的投资者预期转移所驱动的。
讲座最后,张仁斌老师与现场参会的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对相关的问题作出了耐心细致的解答。通过本次讲座的学习,大家对宏观经济研究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拓宽了研究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