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首届中国行为与实验经济学论坛在浙江财经大学成功举办。该论坛由浙江财经大学承办,《世界经济》编辑部、《南方经济》编辑部和《财经论丛》编辑部协办,该论坛旨在推动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促进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浙江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李金昌副教授、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盛世豪教授、《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刘霞辉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杜宁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湘红教授和浙江财经大学叶航教授等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演讲。
本次论坛共收到稿件120余篇,最终进入会议报告论文70余篇。本次论讨共设10个中文分会场和1个海外分会场,来自剑桥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诺丁汉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国内顶级大学的100多名学者参加该论坛,围绕个体行为决策、行为博弈实验、市场设计实验、田野实验和行为金融等主体展开学术交流和讨论。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姚东旻副教授、王麒植老师、18级博士生庄颖和朱泳奕的论文《Choquet期望效用模型是否比主观期望效用模型更具解释力?——基于风险态度、模糊性态度的实验判断》入选该论坛。

在个体决策分论坛中,王麒植老师和庄颖详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实验设计和分析结果等内容。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无法获知事件的“风险概率”,决策者往往只能在“模糊性”情境下做出最终的决策。理论上,学者认为应该用Choquet期望效用模型(CEU模型)来解释模糊性情境下的行为选择。那么,CEU模型是否具有很好的解释力?决策者面临的模糊性分为个人决策的模糊性和互动决策的模糊性,并影响决策者的行为选择。互动决策中的行为选择是在现实经济中常常面临的,然而在互动决策中决策者面临着怎样的模糊性,以及该模糊性如何影响行为选择是未知且较难获得的。而个人决策的模糊性对行为选择的影响易于通过实验进行测量。基于此,文章找到一个与个人决策环境类似的互动决策环境,通过同一决策者在个体决策和互动决策环境中的行为选择,探寻是否能通过个体决策的模糊性参数来预测互动决策中决策者的行为选择。文章以SEU模型为评价基准,通过彩票实验、Ellsberg摸球实验和模糊性猎鹿博弈来验证该问题。结论显示:将个人决策中的模糊性参数带入到CEU模型中能很好预测互动决策中决策者的行为选择,构建了个体决策和互动决策间的联系。报告后来自上海财经大学黄振兴教授、南京审计大学的杨春雷教授等学者就论文选题、实验设计等方面给予了肯定,也给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

此次交流得到我校研究生院研究生学术交流计划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