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财政杂志社牵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财税博物馆协作开展的财政理论与工作研究文章遴选今年进入第二届。目前,遴选工作已经结束,经多家财税、财经专业核心期刊选送,专家、学者严格评选,分别选出10篇理论研究论文、15篇工作研究论文。来源于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4篇论文入选工作研究论文类别,并将在2020年卷《中国财政年鉴》予以推荐。
据悉,4篇论入选论文来自马海涛教授、白彦峰教授、耿纯副教授,分别为韩仁月、马海涛《税收优惠方式与企业研发投入—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原刊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马海涛、姜爱华、郝晓静《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构建现代政府采购制度》(原刊于《中国财政》2019年第13期);白彦峰、贾思宇《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与税收协调研究》(原刊于《财政科学》2019年第7期);刘怡、耿纯、张宁川《电子商务下的销售新格局与增值税地区间分享》(原刊于《税务研究》2019年第9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届财政理论与工作研究论文遴选工作中,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新市场财政学研究团队李俊生教授、姚东旻副教授的理论文章《财政学需要什么样的理论基础——兼评市场失灵理论的“失灵”》(原刊于《经济研究》2018年第9期)被作为2018年度十篇财政理论研究成果,收录于2019年《中国财政年鉴》 “理论研究文章推介”栏目予以留存推荐。
中心重要理论创新成果连续两届都被收录和推介,是国内学界和财政业界对我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激励了中心新市场财政学研究团队继续深化财政基础理论研究、重构财政学理论基础、努力形成财政理论的中国学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