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财政学青年论坛”系列讲座的第11讲如期进行。本期讲座的主讲人是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程树磊副教授。此次讲座的主题为“财政分权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Fiscal expenditure, decentralization and CO2 emissions)。程老师从选题背景、数据方法和实证结果分析进行了讲解。

自2004年以来,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和碳排放主体。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的碳排放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中国将在2030年单位碳排放相较于2015年下降65%。2015年以来,中国政府配套了大量的政策和并采取了诸多举措,但相关措施或政策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学术界主要关注了中国碳排放的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碳排放、能源消费是否实现了脱钩;二是从关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否从传统的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转变为以核能、风能等更加清洁的能源;三是关注中国的能源效率,即单位GDP能耗是否下降。
从传统的经济学视角来看,以上三个方面的改进主要存在两种手段:一是依靠市场手段。常见的做法是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通过交易机制,让市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例如欧盟的EUETS (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已建立了十余年,学者普遍认为这一制度对于欧盟的碳减排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尽管中国自2017年全面推行碳排放交易体系,但不少学者却认为中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并未对碳减排产生显著作用。除了通过市场力量实现减排以外,第二个手段便是依靠政府规制。从财政的视角来看,政府规制可以从“收”和“支”两条线进行管理。从“收”的方面来看,一些国家通过开征碳税,将商品中隐含的能源消耗转嫁给消费者,但中国的十几种税种中,除了资源税以外并没有再与环境相关的税种了,而且短期内中国政府也并未计划开征碳税。那么对于我国而言,只剩下财政支出手段来实现碳减排了,而通过支出手段实现碳减排主要是依赖两个机制:一是政府职能,低碳环境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具有极强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就是由政府提供低碳环境的重要理论依据。二是财政支出本身就会拉动经济增长,而GDP的驱动因素又是能源消费,因此在短时间内能源消费效率无法提高的情况下,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是处于一种耦合状态的。
基于以上两种机制路径的推测,财政支出应该是能够显著影响碳排放的。但现有文献针对财政支出如何影响碳排放并未达成共识:一些文献认为财政支出能够降低碳排放。例如向使用清洁生产设备的厂商提供补贴,为电动车设置补贴以鼓励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促进生产要素由重资源消耗转变为重技术或者高素质劳动力,大力推行植树造林实现碳汇。但是一些文献认为财政支出也可能进一步加剧碳排放,因为中国不少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是偏向于第二产业的重工业,这些重工业的发展能够极大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作为官员晋升的重要考核指标的情况下,财政支出的扩大反而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碳排放。而财政支出的一个关键点在于我国的财政分权情况,从数据上来看,随着中央将事权不断下放,碳排放并未降低,因此就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财政分权如何影响省级层面的碳排放,二是财政分权对于省际之间的碳排放异质性影响。
程老师首先介绍了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指数分解。指数分解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指数分解(主要使用的指标为Laspeyres index,又称拉氏指数)最早被应用于电力消耗的研究问题上,主要是研究能源消耗如何影响GDP的增长。之后的若干年间,这一方法(主要使用的指标为Divisia index,又称迪氏指数)又被应用于温室气体的排放研究方面。在近二十年间,指数分解(主要是算术平均拉式指数AMDI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的研究对象又进一步拓展到有害物质管理等更宽广的领域。
基于指数分解的研究方法,程老师将碳排放分解为能源消费强度、地方财政支出强度、分权强度等五个方面的因素。并结合动态面板回归模型构造了各省碳排放的回归模型,考察不同因素在不同时段下对碳排放的影响情况以及碳排放的省际之间异质性差异。借助1997-2016年的统计年鉴数据,程老师进一步展示了研究的几个重要发现:从时间维度上来看,财政分权一直是碳排放的一个主导地位,在间接影响因素中,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如果能得到提高,那么将会有效减少碳排放总量。实证的结果也表明,财政分权确实显著提升了碳排放总量。从空间维度上来看,各省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强度也存在差异,因此一旦制定统一的减排政策,势必会对不同省份造成异质性的影响。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程老师针对节能减排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如果政府希望单纯实现碳减排,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支出权限适当上收,同时提高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实现专款专用。二是努力提高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特别是环保类的支出效率,让更多的财政补贴真正惠及低碳能源消费的厂商和消费者。(2)除了关注碳排放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外,更要关注那些具有相似禀赋结构但碳排放水平却偏高的省份。(3)加大中央减排政策落实力度,要让政策在地方政府实现真正落实。
讲座结束后,主持人王斐然老师总结了讲座的相关内容,鼓励大家学习程老师使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论文的研究结论,并号召大家通过融合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财政学问题。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