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心邀请到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的孙宇辰老师为中心学生授课。孙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中国晚清民国时期的传统与新式金融机构,讲述电报在中国现代银行发展繁荣中的作用,增进学生对量化历史文章写作过程的了解。本次讲座的内容包括金融科技的前世今生、电报技术的传入及发展、电报对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和本项量化历史研究完成的心路历程分享。
首先,孙老师介绍了金融科技的三个发展阶段:电报(电传打字机)、银行间电子支付(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揭示了科技在金融的发展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接着,通过史料回顾,孙老师展现了电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极大地提高了长途通信的效率,是一项革命性的信息技术,那么由此提出了一个问题,信息科技进步是如何推动金融发展的?
以近代中国为例,当时的金融机构主要有票号、钱庄和新式银行三种。电报对金融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低信息摩擦实现的,它有三个具体的渠道:一是电汇的出现与广泛应用,相比票汇和信汇的缓慢,它大大加速了资金的流动速度;二是信息的跨区域流动,电报使金融机构能够及时掌握资讯,不仅能通告紧急行情,还能迅速调配资金,防止挤兑风险;三是总行对分行控制能力的增强,极大地缓解了信息交流不畅带来的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总行可以实现对分行大额业务的授权监管,也能及时统计风险敞口,做好风控工作。
在给同学们补充了基本背景以后,孙老师详细讲述了录用在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的The Telegraph and Modern Banking Development, 1881-1936一文。孙老师在梳理了文章总体框架后,对于为何选取1881-1936这一时间区间进行了解释。现代信息科技发展造成了较难解决的混杂和逆向因果问题,而在晚清民国时期,电报技术的引入是外生冲击,新式银行进入中国的时候电报干线已经架设完成,该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远程信息传递的效率,是当时唯一一种能够被识别出来的信息科技,因此能够较好地避免多种信息科技混杂交叉影响,从而观察到此项信息科技影响银行业发展的净效应。文章利用1,600多份地方志,手工收集了1880年至1936年在中国建立的所有电报站和银行(和分支机构)的位置信息,构建了1881-1936年间的府级银行与电报面板数据。
文章首先实证考察电报对银行业发展的总体影响。银行业发展是以银行总数(包括总部和分支机构)及其年度增长来衡量的,核心解释变量是电报站的数量,同时控制人口规模、通商港口数量(作为西方整体影响的代表)和地理因素(到海岸的距离和陆地面积)。基础OLS回归估计结果显示电报对银行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电报站和银行的分布可能取决于未观察到的当地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采用工具变量法。选用的工具变量是基于早期的电报线路大多是为军事目的建造的这一历史事实,这个军事系统通信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早期的干线电报线,随着时间的推移,支线从干线延伸到附近地区。因此,文章使用从一个府到假设的军事干线的最短距离作为电报站分布的工具变量。假设的干线是通过连接清朝21个军事中心,遵循最小建设成本的路径来构建的。府与假设的军事干线的距离是满足工具变量外生性假设的,因为军事中心的区域分布在17世纪后期——在中国现代转型之前的两个世纪得到了巩固,而且这种分配是基于军事考虑而不是金融考虑。此外,随着1912年清王朝统治的崩溃,帝国军事制度被废除,当时现代银行才刚刚开始繁荣。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与OLS的结果是一致的。
文章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电报效应是否由其他形式的通信基础设施驱动。作者将电报与中国其他两种主要通信类型——大清邮政线路和铁路进行了比较,以了解它们对银行的影响。研究发现,推动银行业发展的是电报而不是大清邮政线路,同时电报产生的效应也不是由铁路驱动的。
电报促进银行发展的一个主要机制是分支网络的扩展。研究发现,银行更有可能在电报连接的府开设分行。随着电报线的扩张,银行将其分支网络扩展到遥远的地区。此外,通过分析每家银行的分支网络发现电报增加了分支机构的整体存在,而不是简单地重新分配它们的地理位置。这些结果表明,电报扩展了分支网络的分支数量和地理覆盖范围。另一个机制是基于电报增加了区域间的信息流这一假设,作者对当时最大的全国性报纸《申报》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列举报纸上报道的县名的频率来衡量地区间的信息流。报纸报道通过电报连接的各府的频率大大高于其他未有电报连接的府,这表明前者的信息透明度大幅提高,而这又增加了银行的数量和增长。
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电报作为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促进了现代银行的早期发展。研究还补充了关于银行、金融历史的文献,同时为关于信息和运输技术的经济影响的文献提供了新的证据。
最后,孙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这项长达四年的量化金融史研究的心路历程,建议大家善于学习多种软件应用、文本挖掘与前沿计量技术解决问题,并鼓励大家加强和导师以及同伴之间的交流,在学术之路上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同学们为老师的肺腑之言送上了热烈的掌声,讲座至此画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