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合作

COLLABOR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协同合作 >> 国际协同 >> 正文
【中央财经大学2025年专题学术课程】公共政策领域的应用型定性研究方法
2025年07月22日     浏览量:    


2025年6月30日至7月2日,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沙河校区学院楼10号楼429教室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专题学术课程。本次课程邀请到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地理与公共政策学教授王清芳,主题为“公共政策领域的应用型定性研究方法”。中心部分硕士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本次专题讲座。

王清芳教授是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地理与公共政策学教授,同时兼任内陆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学术主任。她的研究主要关注不平等和发展问题,特别对移民、有色人种和女性等群体展现出高度关注。王教授的研究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多家机构的支持,其研究领域涵盖了劳动力市场分割、促进包容性创业、高等教育与社区及区域发展,以及知识与劳动力的跨国迁移等多个重要方向。

王清芳教授的“公共政策领域的应用型定性研究方法”课程,系统介绍了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领域的核心定性研究方法。课程内容涵盖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焦点小组、文献分析、主题编码及田野调查等多种定性研究方法。该套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定性研究的核心特征、与定量研究的区别、可信度与伦理考量。在本课程中,王清芳教授系统讲解了研究设计、抽样、田野进入等关键环节,并提供文本/叙事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实践训练,强调定性分析的迭代性与理论构建。课程旨在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掌握设计高质量定性研究的核心方法论原则。

第一天:定性研究的认识与设计

首日课程主要围绕“什么是定性研究”展开。

王清芳教授首先阐述了定性研究的几个核心特点,比如研究者本身就是一种研究工具。她着重强调研究的自然性和情境性,以及研究中的互动和人文关怀,指出定性研究具有探索性和生成性。

随后,课程深入对比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在研究目的、逻辑、与理论的关系以及看待现实等方面的不同。针对定性研究常被提及的主观性过强、样本量小等问题,王教授着重介绍了如何通过可信性、可靠性、可确认性和可转移性这四大标准来评估定性研究的质量。

此外,课程还讲解了机构审查委员会(IRB)在研究设计中的基本规则。王教授系统讲解了构建可靠研究的策略,例如收集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让研究对象核实研究结果、使用多种方法相互印证、以及坦诚地说明研究者自身的主观性。在抽样方面,课程分析了不同抽样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并强调了寻找“好的信息提供者”的重要性。最后,王教授还深入讲解了进入研究现场的三个阶段、需要完成的关键任务以及建立信任的重要性。

第二天:田野考察与深度访谈

第二天课程聚焦于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这两种核心的数据收集方法。

在第一部分,王教授阐述了参与式观察的核心定义,强调了在自然环境中,通过亲身参与来记录日常互动和观察的特点。她介绍了研究者参与程度的不同类型,并详细说明了参与式观察的具体实践方法,例如通过观察来提问、与环境互动、记录田野笔记以及进行非正式交流和结构化访谈等。课程还深入探讨了参与式观察中可能遇到的关键问题、潜在的偏见来源及其应对策略,并强调了田野笔记的记录方式和重要性。

在第二部分,王教授介绍了访谈的相关技巧和方法,她将访谈定义为一门“技艺”,强调其目的是深入了解他人的视角。课程细致分析了成功访谈的关键要素,包括良好的对话技巧、精心设计的问题、积极倾听、寻求澄清、遵守伦理以及充分的准备。王教授介绍了非正式访谈、使用访谈提纲以及标准化开放式访谈这三种主要方法,并分析了面对面、电话、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等不同访谈方式的优缺点。此外,课程还传授了设计访谈问题的宏观策略(如使用漏斗结构,并谨慎使用“什么”)和具体技巧,并给出了评价访谈质量的标准。

第三天:焦点小组与定性数据分析

第三天课程的重点是焦点小组和定性数据分析。

在第一部分,王教授回顾了焦点小组的历史和其在市场研究及社会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当日详细讲解了焦点小组的基本设置和核心理念,强调了它与个体访谈的三个主要区别:作为一种专门的数据收集方式、互动是数据来源、以及研究者扮演积极角色。王教授深入分析了焦点小组通过群体讨论生成数据的独特机制、其优点和缺点,并结合案例展示了焦点小组在项目开发、政策评估以及弱势社群研究中的应用场景。此外,课程还涉及了焦点小组的规划与执行、招募参与者的方法、小组数量的考虑以及伦理问题(特别是保密性)。

第二部分侧重于定性数据分析。王教授指出,定性分析是一个赋予数据意义、贯穿整个研究过程的反思性活动。她着重强调,分析与理论构建是密不可分的。当日教授介绍了不同的数据分析路径,并详细拆解了分析的实践步骤,从初步探索性分析到构建主题。此外,王教授详细介绍了文本数据编码(定性分析的核心技术),包括其定义、来源、类型、层次和步骤,以及具体的技术和技巧。最后,课程指导了如何从编码中提炼出研究主题,并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定性研究报告。

王清芳教授的课程以其通俗易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风格,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她鼓励大家在课堂上随时提问、积极讨论。课程中穿插了“田野观察迷你项目”和“编码练习”等动手环节,让学生们有机会亲身参与数据收集与分析,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王教授还分享了自己从定量研究转向定性研究的经验,帮助大家少走弯路。在讲座过程中,师生互动热烈,同学们踊跃提问,王教授耐心解答。大家普遍认为,此次课程提供了深入理解定性研究方法的宝贵机会,对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有了更深的认识,受益匪浅。

本次“公共政策领域的应用型定性研究方法”专题课程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央财经大学师生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实践定性研究方法的平台,也激发了大家对研究方法论的思考。在当下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定性研究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定量方法难以回答的问题。通过此次课程,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核心方法论原则,更理解了定性研究的真正价值,为他们未来在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撰稿:翁广秦

审核:姚东旻、王麒植

责编: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