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门类:经济学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二级学科代码: 020203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一、学科概况
税务专业下的国际税收方向从全球化的视野研究国家之间的税收协调问题、企业在国际化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税收问题等内容。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日益提高,与国际经济密切相关的国际税收问题也备受重视。国际税收学科主要包括国际税收理论与政策、比较财税制度、国际税收筹划与反避税管理、国际税收协定与法制、跨境转让定价管理等内容,强调中国与世界打通、理论与实务打通、政法与财经打通,旨在为国家主管机关、相关国际组织、大型跨国企业以及国际税务、会计和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培养国际财税高级专业人才,服务国家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战略。
二、研究方向
国际税收理论、国际税收实务
三、培养目标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学生求是求实的思想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品德。本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能够全面把握组织内外环境并做出正确管理决策;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了解管理学及法学发展的最新动向;系统掌握现代税收理论、实务与技能,能综合运用税收和会计、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战略意识和风险意识,具有较强的税收规划能力和解决税收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国际合作能力,能够担当积极全球化背景下管理的职责。
四、学习年限及培养过程
基本学制为2年。
1、以学习专业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鼓励案例教学,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教学部门和实践部门的联系和交流,聘请相关部门的专家参与教学工作。
3、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责任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教师为主,并积极吸收实务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专业资格的相关人员参加。
4、采取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评定方式,必修课程以考试为主,选修课以考查为主,包括案例分析、专题报告等。
五、学分要求
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修满40学分,其中:
1、课程学习累计至少修满34学分,其中必修课程23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11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不少于1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2、第一学期开设导学模块课程,“培养方案解读”和“职业发展规划讲座”;
3、在第一学期结束后,须结合研究方向,进行实践调研,在此基础上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计1学分;
4、参加不少于6次“税收前沿与企业家论坛”和“海外学者讲座”,计2学分;
5、调研实习2学分,安排在第2-4学期;
6、劳动教育1学分,具体形式由中心统一安排。
六、学位论文要求及过程管控
税务专业硕士(国际税收方向)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论文应达到如下要求:
1、选题要求
论文的选题应体现税务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形势,抓住国际税收领域的重要问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创新性和应用性,强调论文选题的应用价值和实用性。题目简明扼要,能够清楚地表达论文所要研究的中心议题。
2、形式和内容规范
学位论文类型主要包括案例分析类论文、专题调查研究类论文、税收政策评估与对策类论文,并规定如下规范:
(1)内容完整,结构合理,一般应包含论文题目,诚信与知识产权声明、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目录、前言或引言、论文正文、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或基础资料、必要的附录等基本内容。
(2)论文的篇幅合适,正文部分一般不少于 2 万字。
(3)文献引用规范、准确,数据应注明出处。
(4)论文排版规范,结构严谨;行文准确流畅,条理清晰;概念表述清楚,术语使用规范。
3. 质量要求
(1)论文选题应具有应用价值和实用性。
(2)论文应体现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及分析能力。
(3)论文成果明确,有创新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学位论文过程管理:
1、学位论文开题。第三学期初,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学生在入学后即与导师协商论文(案例)选题问题。第三学期初,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并由院内专家对学生选题进行审核与开题答辩,考察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程度、是否立足于专业研究前沿,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等。
2、预答辩。在第三学期末,预答辩由答辩组予以评审,分别作出“通过、通过但应修改、不予通过”等结论。预答辩组成员不得少于五人。参加预答辩的答辩委员采取投票方式认定是否通过,同意通过和通过但应修改的人数达到五分之三,视为通过;不足五分之三的,视为不予通过。
3、学位获取资格。毕业论文需送匿名外审,外审通过者,方可参与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授予学位。
本学科学生修满规定学分、完成专业实习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授予税务硕士(MT)专业学位。
七、知识体系及课程设置
中心在人才培养中架构了一套完整且具有特色的国际税收知识体系,并据此设置了相应的必修、选修课程。这套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国际税收及相关专业基础,包括国际税收原理、税务会计、税法概论、专业英语等内容,为学生建立扎实的学习基础;二是国际税收实务课程,包括国际税收协定、国际税收筹划、转让定价、国际税收案例分析、管理经济学等,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国际税收问题的分析工具;三是各国税收制度,包括美国税收、欧盟税收、“一带一路”税收等,使学生了解主要国家的税制体系,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国际视角;四是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实践能力,通过税收专业论文和案例写作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同时,通过国际税收协定谈判模拟课堂,使学生熟悉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规则和流程,提高实践能力。
课程设置详见《国际税收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附专业阅读书目)。
八、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学术讲座作为专业型硕士生的必修环节。研究生在读期间应至少听满6场次学术,实行讲座登记和考核制度,每次讲座应有不少于300字的小结。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 2017-2020
邮编:100081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联系电话:010-6177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