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12年9月,是中央财经大学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北京市共建中央财经大学(省部共建)的牵头单位,也是财政部“财税改革研究”专家工作室的执行单位,全面承担着财税改革领域的重大、前瞻性政策研究,充分发挥着财政领域国家级“智库”作用。
中心是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二级培养单位,拥有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设有财政学专业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财政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工作站。中心下设“财税基础理论与政策团队”、“政策预算与绩效管理团队”、“财政管理与国际税收团队”、“政府投融资团队”等研究团队,主要从事财政基础理论和财税政策、预算绩效、政府债务、地方投融资等财税相关理论与政策研究。
中心自成立以来,紧盯“国家亟需、世界一流”的目标,认真履行“为国而生,与国同行”的使命,坚持“实事求是、为学为民”的宗旨,围绕中国财政发展与改革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大力发挥财政领域的国家级“智库”作用,竭力打造推动我国财政学科融合发展的专业科研教学机构。
为加强中心师资队伍建设,满足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现将2022年度人才招聘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专业、人数
中心2022年度招聘教学科研岗1人(含海外留学人才、国内应届毕业生、出站博士后等)。招聘专业为应用经济学(与财政学、税收学相关)、理论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其中,专业为政治学、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学的申请人需具有财政学或税收学方面相关研究成果或研究经历。具体招聘岗位、专业、人数等要求见下表:
设岗学科
设岗学科性质
岗位类别
需求专业与方向
需求人数
财政学
国家重点学科
教学科研
应用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相关)、理论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学
1
二、资格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言行雅正,为人师表,恪守相关行为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身心健康,心理素质良好,能全面履行教师岗位的职责和义务;
(二)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1987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
(三)具有博士学位;
(四)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主讲相关学科高水平课程,试讲时向拟聘教学科研单位提交课程试讲内容的教案和教学大纲;
(五)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潜力,已有高质量的成果产出;
(六)具备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具备与高质量教学与高水平科研工作相匹配的外语能力。
三、聘用方式及待遇
(一)海外应届毕业生或出站博士后:以非事业编预聘制方式聘用,除约定的薪酬外,学校按照规定缴纳“五险一金”,符合相关政策的,可解决北京户口。首个预聘期为3年(含6个月试用期),聘期考核合格后续聘第二个3年预聘期。预聘期最多为两个,在通过评估获得我校长聘教职后,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国内应届毕业生:以非事业编预聘制方式聘用,第一个聘期须以教师博士后身份进入我校相关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承担教学科研等工作,出站后符合相关政策的,可解决北京户口。在站期间(2年或3年)视为第一个预聘期,聘期考核合格后则续聘第二个3年预聘期,预聘期最多为两个,在通过评估获得我校长聘教职后,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三)学校常年招聘学科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和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引进的高水平人才除享受相应岗位级次的国家工资及校内有关薪酬福利待遇外,还可享受特殊岗位待遇、科研启动经费、住房或一次性购房补贴、协助子女入托入学等待遇,应聘者可直接咨询学校人事处。
四、报名方式及时间安排
(一)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申报方式。请应聘者登陆“中央财经大学人才招聘网”http://zhaopin.cufe.edu.cn,注册后录入个人真实信息,选择申报相应职位。鼓励教学科研岗人才在线申报的同时,积极利用各种大型国际性学术年会等方式,与我校拟应聘教学科研单位主动联系,加强沟通,可补充更为详尽的应聘材料。
(二)时间安排
招聘系统开启时间为2021年12月15日。
简历投递截止时间:教学科研岗的截止时间为2022年3月31日。
五、特别说明
1.咨询中心招聘具体事宜可拨打电话:010-61776235,或发送邮件至wangxue@cufe.edu.cn,联系人:王老师;
2.咨询学校招聘政策和安排可拨打电话:010-62289012,或发送邮件至talent_cufe@126.com,联系人:贾老师 陈老师 许老师;
3.查看《中央财经大学2022年公开招聘国内应届毕业生和海外留学人才公告》请访问
http://www.cufe.edu.cn/info/1186/13700.htm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 2017-2020
邮编:100081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联系电话:010-6177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