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龙马奋进·校庆70周年学术系列讲座】关于语法-训诂相结合注古书的几点思考 ——以《论语新注新译》的几处考证为例
2019年04月01日     浏览量:    


主题:关于语法-训诂相结合注古书的几点思考——以《论语新注新译》的几处考证为例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时间:2019年4月4日 上午9:30

地点:学术会堂606(学院南路)

主讲人:

杨逢彬,男,1956年生,湖南长沙人。1978年春入大学(77级),1981年底获医学士学位。先后师从夏渌教授、郭锡良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起任教武大中文系,2003年任教授。2007年到上海大学文学院,兼任中央财大CEMA教授、陕西师大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著有《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获王力语言学奖。近年出版了《论语新注新译》《孟子新注新译》。

讲座概要: 

首先,国内学科的基本现状是,研究古文献使用的方法依然是古代的,而且古代训诂方法的精髓——“审句例”却很少有人能够使用了;其次,语言学方法确实可以解决某些训诂学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与训诂学的精髓相通。例如,古代大师主张“审句例”,用现代语言学审视,确实词的分布特征与义位(意义的最小单位)是一对一的——如同身份证号码对应每一个人;第三,分布特征和义位一对一,可以使传统训诂朝“可重复,可验证,具有可操作性”靠拢;第四,用三句话概括我们的理论和方法:a.书证归纳格式,格式凸显意义。b.一个剥离,一根主轴。c.两个突出。最后,用《论语新注新译》中的一组考证实例来说明以上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