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师生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调研
2025年08月18日     浏览量: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是党的二十大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大财税体制改革任务。在此背景下,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与中央财经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受自治区财政厅委托,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承担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的转移支付结构问题研究”课题。8月12日至14日,中心副主任姚东旻教授带领4位博士研究生及内蒙古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李泰奇老师(中心23届博士毕业生)组成调研组,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崇左市及桂林市开展座谈交流与实地调研。

8月12日上午,调研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召开座谈会。会议由自治区财政厅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何志婵主持,自治区财政厅预算处、财政科学研究所、南宁市财政局、青秀区财政局、西乡塘区财政局等单位分别介绍了本地区财政运行和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厅债务处、经建处、社保处等多个业务处室代表参加交流。调研组围绕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转移支付结构优化,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讨论。

图1 调研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开展座谈会

8月12日下午,调研组前往崇左市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组首先调研了爱店口岸,实地了解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财政资金支持成效。随后,调研组走访爱店安福社区,调研转移支付资金在改善社区民生方面的具体应用,并前往那逢红色教育基地,探讨财政资金在推动革命老区教育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最后,调研组赴崇左“1239号界碑”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财政转移支付在改善边境地区基础条件、促进兴边富民和维护边疆稳固方面的实际成效。

8月13日上午,调研组在崇左市财政局就课题内容开展座谈会。会议由崇左市财政局周莹同志主持,广西自治区财政厅相关同志,以及崇左市财政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各县(区)财政局代表参会。会上,市财政局首先介绍了全市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管理情况。随后,龙州县、大新县、凭祥市财政局代表分别发言。接着,市政法委、发改委、民宗委、公安局、民政局、外事办、商务口岸局、交通局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结合各自职能进行了发言。在交流环节,调研组重点围绕崇左经济社会特征,特别是民族地区特点与兴边富民工作,就转移支付结构优化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图2 调研组在崇左市财政局和桂林市财政局开展座谈会

8月14日上午,桂林市财政局组织召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的转移支付结构问题”调研座谈会。会议由桂林市财政局副局长张战利主持,广西自治区财政厅相关同志,以及桂林市财政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县(区)财政局代表参加会议。会上,张战利副局长介绍了桂林市近年财政状况,强调作为国际旅游胜地和多民族聚居区,在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对转移支付资金需求较大,希望调研组能为优化资金分配提供宝贵建议。随后,姚东旻教授介绍了本次调研目的,阐述了研究思路和重点方向,表示将深入了解桂林在转移支付匹配性、二次分配机制等方面的实践。随后,市财政局预算科科长蒙耀坤系统汇报了全市转移支付运行情况,结合数据分析了资金下达时效性、项目精准匹配等突出问题,并阐述了民族因素在分配中的特殊影响。与会代表结合实际工作,就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中的难点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3 调研组在桂林市龙胜县进行实地调研

8月14日下午,调研组赴龙胜各族自治县实地考察转移支付在推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成效。调研组先后走访龙胜县中医院、龙胜中学分校、龙胜镇第三小学、瓢里至平等公路、龙脊梯田与中国长发科技馆,深入了解转移支付资金在改善医疗、教育、交通、文化等民生设施方面的具体应用与实效,切身感受其对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作用。

此次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课题组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深入调研,紧密围绕“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中的转移支付结构问题”这一核心课题。调研组行程紧凑,覆盖自治区、市、县(区)三级财政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并通过实地走访口岸、社区、教育基地、民生项目等,将座谈交流与现场考察紧密结合。调研聚焦广西作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独特发展需求和财政运行特点,特别是在兴边富民、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等方面的实践与挑战。通过系统收集第一手资料和多方意见,调研组深入了解了当前转移支付体系在资金分配、使用管理、时效精准性以及与地方实际需求匹配度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此次扎实的调研,为课题组后续精准分析问题、提出切合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转移支付结构优化建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更好地服务国家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地方实践依据。

撰稿:张世宇、熊国豪、王思远

审核:姚东旻

责编: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