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心举办“土地财政、融资平台和经济增长”学术讲座
2023年07月05日    编辑:    浏览量:    


2023年6月28日下午两点,由杨其静教授带来的“土地用途、融资平台与经济增长”学术讲座在学院楼十号楼125教室顺利进行。本次讲座主要介绍了不同用途的土地与融资平台(城投债,银行信贷及其他非标债务)之间的互动联系。讲座主讲人杨其静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研究领域为组织经济学(企业理论、新政治经济学),长期关注中国改革与发展问题,尤其是政府间关系、政企关系及其相关的经济和产业发展问题。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姚东旻教授主持了本次学术讲座。

讲座开始,杨其静比较了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的区别,认为相比于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所确定的中国的市场机制更加强调“有为政府”的理念。在此理念下,中国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通过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措施来履行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中 “有为政府”的职能。

接着,杨其静从制度沿革的视角进一步说明,从“94年财政体制改革”开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由税收转变为土地经营,合理经营土地资产逐渐成为地方政府“有为”的关键所在。这一现象在08年以后更加显著,随着中央政策的放松,地方政府的财权重新扩张,通过平台融资及招商引资等手段,土地财政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其地位也越发重要。中国的土地财政模式无疑是成功的,自04年以后土地出让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占比逐渐提高,招拍挂出让的面积与价款占比也在同时迅速跃升到90%以上。然而,仅靠土地出入,净收入非常有限。现实情况下,土地出让净收入不断走低,土地出让规模却并不随之减少。仅从土地出让这一角度出发并不能解释土地财政的成功之处。对此,杨其静引出“土地金融”的概念,认为开发“土地金融”才是出让土地的实际目的。

从既有文献出发,杨其静总结了政府利用“土地金融”手段获取收入的方式,即政府通过控制商住用地的稀缺性,并利用土地的抵押担保功能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而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又最终通过“资本化”过程导致土地价格上升,进而放大土地的融资功能,这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土地金融”模式。正是看到了土地金融化所带来的巨大杠杆效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运而生:土地出让净收入下降,但土地出让规模不减,土地抵押贷款上升的现象。推而广之,杨其静强调了现有研究的问题所在:首先是对于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非标债务的忽视;其次是未能充分重视土地出让对于不同类型债务的差异性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最后是对于不同用途土地 (商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基建用地)之间互动关系,研究还不够充分。

综合以上内容,杨其静归纳以下几点研究启示:我国可以大力发展国债和基础设施债券,摆脱对土地金融和房地产市场的依赖,降低融资平台有息债务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将事权在一定程度上上移,减轻地方财政支出责任;要强调引进项目的高级化、现代化和产业化,积极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

讲座结尾,杨其静回答与会师生关于变量选取合理性的问题,并分享了自己作为期刊编辑的审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