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心举办“名刊编辑云讲堂系列讲座”——经济学论文写作和学术规范
2020年07月17日     浏览量:    


2020年7月15日,应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动态》编辑部何伟博士为中心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经济学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的线上讲座。主讲人从论文发表流程展开,对论文选题、文献引用、数据和论文撰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从编辑部角度对投稿、审稿等用稿流程和常见误区做了详实且精炼的介绍。

何伟老师首先从论文发表的现实问题引入,认为当下论文发表供过于求、期刊要求与作者供稿不匹配、个人写作能力不足和学术不规范是当前论文发表的现实难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梳理写作、发表的全过程,从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选题方面,何伟老师强调论文不仅要具备创新性,同时还要反映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时代要求。除此之外,选题要与能够支撑的材料相匹配,不能过大和过小,也不能过分追逐热点问题。创新性上,何伟老师着重提到对选题创新的评估是要充分基于过往文献,对研究欠缺和改进空间要有真实客观的认识、表述。

接下来,何伟老师以经济学论文为例对理论和范式的重要性进行说明,认为此类文章必须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和核心,通过严密论述、恰当证据以及规范格式去证明、解释经济学理论,并预测其在现实中的应用。研究者遵守经济学公认的范式标准,才能保证一篇经济学论文是符合规范的。

研究计划方面,何伟老师以开题报告书的写作为载体,认为应当区分计划书和论文本身。前者需要对国内外文献等研究现状形成详实的归纳和总结,同时提出不足和拓展空间;在此基础上对视角进行扩充、对研究对象、方法进行更新、以及补正数据,才能产生研究的创新性。

文献搜集和综述的写作中,何伟老师则强调应以权威组织和核心期刊的研究成果作为综述主体,目的在于发展新理论、解决老问题。写作方面,综述应当避免对常识、基础理论过多的阐述,同时保证引用原意和引用规范。

数据和论文结构方面,何伟老师指出,指标、数据的质量以及来源的信度应当予以重点关注,避免数据与研究主题、研究目标之间产生不匹配的问题。论文写作中,文章结构的完整和规范、文字的易读以及图表的使用,都是论文质量评判的一部分。同时,何伟老师还强调了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的重要性,避免学术不端和政治性错误。

科研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成功发表的必要条件,而对目标期刊的了解则是论文发表的重要保证。何老师建议,应对目标期刊的学科侧重、发刊周期以及投稿途径进行充分了解,规避常见投稿误区。同时,何老师向师生普及了一般的审稿流程、审稿人制度以及校稿事务,从编辑部角度向大家呈现了好论文的评判标准:1、论文提出的问题要清晰,并与经济学理论和过去研究成果联系紧密;2、论证过程要严密、符合经济学范式和逻辑,有简洁的数学推导会更受编辑部欢迎;3、论文结构要完整,文字要通顺、易读;4、研究应带有一定的前沿性,要灵活使用过去研究的知识存量;5、期刊希望能够拓宽读者范围,因此在保证论文学术性的同时也要求阅读面扩展的可能。

讲座最后,何伟老师分享了自己与编辑部的日常。怀着对青年学者未来发展的殷切希望,何老师还从生活和学习上为师生们给予了建议和指导,他认为珍惜时间和锻炼身体是保障,而跟踪前沿研究、坚持学习基础学科和历史则对经济学研究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