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预算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出版
2020年04月06日     浏览量:    


近日,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政府预算与绩效管理团队领衔专家马海涛教授会同团队成员曹堂哲副教授、王红梅教授,历经多年打造推出了《预算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本书是我校推进财政学科协同创新理论建设的重要成果,是“预算绩效管理教学与研究系列丛书”的首部著作。 

据悉,《预算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是一部将专业性、知识性、实用性和理论性融合为一体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和学习领域实用工具图书。全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精神要求,紧密结合我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践和理论要求以及财政部门工作实际,着眼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有效扎实推进,精选素材,精心撰写。全书内容涵盖预算绩效管理基础理论、体系构成、流程制度、方法技术、国际比较和未来展望等方面,精准聚焦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着力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国内与国际的结合、现实与发展的贯通、宏观与微观的协调,坚持架构科学、逻辑严谨、脉络清晰、学用结合的编写原则。

《预算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出版为推动中央财经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财政理论协同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为财政部门实际工作者提供工作和学习参考,积极促进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科学规范有效扎实地发展。


前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重要论断,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治理和预算管理的深刻变革。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多次强调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工作效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分别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国务院还专门批准建立了由监察部牵头的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包括预算绩效管理的政府绩效管理试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大力推进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2015年1月开始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六次提及“绩效”,奠定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律基础。

为解决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要求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出的顶层设计和重大部署,为预算绩效管理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明确了措施。《意见》印发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掀起了贯彻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高潮。包括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预算执行动态监控、预算绩效评价在内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正扎实有序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预算是政府活动和宏观政策的集中反映,也是规范政府行为的有效手段。预算绩效是衡量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之一,本质上反映的是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工作绩效。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的有效途径,是建设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重大措施。

作为我国经济学、管理学学科领域的重要教学科研创新基地,中央财经大学在应用经济学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在协同创新中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中央财经大学历来重视预算绩效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一批研究成果和教学案例,设立了预算绩效管理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方向,形成了全校多学科协同创新的发展势态。为了促进我校“双一流”学科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引导研究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提出的理论热点问题,推动学校财政理论协同创新,值《意见》印发一周年之际,在深入研究预算绩效管理理论前沿,不断跟踪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我们组织编写了《预算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主要作为研究生教材,希望能为预算绩效管理这一新兴学科方向的科研、教学、培训和咨询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全书按照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在规律和逻辑关系分为八章,内容涵盖预算绩效管理基础理论、体系构成、流程制度、方法技术、国际比较和未来展望等内容。全书在撰写中力图反映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力图在布局谋篇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国外与国内的结合;力图在内容结构上实现历史与未来的贯通,宏观与微观的协调。

本书由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马海涛教授、政府管理学院曹堂哲副教授和王红梅教授担任主编,提出了大纲具体设计、写作思路与要求,并对篇章结构、编写内容进行了反复修改统稿。学校财政税务学院、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财经研究院、政府管理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等多位专家学者倾力投入。第一章预算绩效管理概论由童伟研究员撰写;第二章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和第四章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由曹堂哲副教授撰写;第三章预算绩效计划与目标管理由肖鹏教授和王美桃研究员撰写;第五章预算绩效评价由马海涛教授和郝晓婧、朱梦珂及孙欣撰写;第六章预算绩效监督与问责由姜爱华教授和杨琼、陈昱锦撰写;第七章典型发达国家的绩效预算改革由王红梅教授和孙静博士撰写;第八章中国预算绩效管理实践与展望由童伟研究员、王红梅教授和李佳鹏撰写。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从事预算绩效管理专业领域的人员学习参考,同时对于关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公务人员和社会大众也是一本有益的参考读物。衷心感谢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的资助,以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编校人员的辛勤付出,因他们的大力支持而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恳请同行和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章 预算绩效管理概论


第一节 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第二章 预算绩效管理系统
第一节 预算绩效管理行动者
第二节 预算绩效管理的范围
第三节 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系统
第四节 预算绩效管理的支撑系统

第三章 预算绩效计划与目标管理
第一节 事前绩效评估
第二节 绩效目标管理
第三节 预算评审与项目审批
第四节 项目库管理

第四章 预算绩效运行监控
第一节 预算绩效运行监控概述
第二节 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的实施流程
第三节 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的案例分析

第五章 预算绩效评价
第一节 部门整体绩效评价
第二节 政策绩效评价
第三节 项目绩效评价

第六章 预算绩效监督与问责
第一节 预算绩效报告
第二节 预算绩效公开
第三节 预算绩效审计
第四节 人大预算绩效的审查与监督
第五节 预算绩效责任

第七章 典型国家的绩效预算改革
第一节 美国绩效预算改革
第二节 英国绩效预算改革
第三节 新西兰绩效预算改革
第四节 韩国绩效预算改革
第五节 经验借鉴与启示

第八章 中国预算绩效管理实践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预算绩效管理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中央预算绩效管理探索
第三节 地方预算绩效管理探索
第四节 中国预算绩效管理未来展望



作者简介

马海涛,现任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全国预算与会计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财税法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财政部“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育人标兵”“北京市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相关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WWXYLyoHIuj91ZAazzrsj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