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College location, labor market 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2018年11月28日     浏览量:    



11月21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功举办了2018年秋季第6期学术沙龙,主题为“College Location, Labor Market, and University's Role”,主讲人是来自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R)公共政策学院的王清芳教授。王清芳教授的研究专长是少数族裔(移民,少数民族和妇女)的不平等问题,并长期致力于正式与非正式制度下的少数族裔企业家行为、大学在区域发展和中美移民中的作用等研究。王清芳教授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The Annals of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Urban Studie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本次学术沙龙展示了关于大学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关系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学术沙龙过程中众多师生积极参与讨论,气氛热烈。

现有文献主要是从个人层面考虑影响毕业薪酬的因素,但鲜有研究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考虑大学地点对大学毕业生薪酬的影响。在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薪酬主要受到个人GPA、工作经验、父母教育背景与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女性和少数主义等性别和种族因素也十分重要。王教授介绍,美国联邦政府大力推行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将其视为新型知识型经济发展的源动力,STEM行业中性别和种族的差异较小,受到行业冲击较小。在美国超过50%的学生选择在离家100公里以内的学校上大学,而这些人中有70%的人毕业后在所处区域就业,而美国的高新技术中心一般分布在新型南部城市,而非随机分布。从劳动力供需的角度来看,大学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具有密切的关联。文章主要考察了2000-2010年间美国STEM Educ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中大学生毕业5年内工资薪酬与大学地点之间的关系。

文章从个人、大学、社区三个层面构造变量,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因素在劳动力市场表现中起决定性作用,在个人层面,父母的教育背景只对子女找工作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其工资薪酬的影响并不显著;大学GPA对于就业各方面(Job earnings, Unemployment, Underemployment)均有显著影响。在学校层面,学校层面的变量与收入是显著相关的,但与就业结果并不相关。学校的录取率对于工资薪酬具有显著影响。在地区层面,STEM分布较高的地区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更高,在控制了个人层面和大学层面的因素后,地理因素——STEM大学的就业集中程度与集群程度对STEM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具有显著的影响。与男性和白人种族相比,女性和黑人种族更加处于不利的地位,将STEM分成7个不同专业发现,女性的薪酬收入均是最少的。但随着STEM大学的集中程度增大时,性别与种族的差异明显减小。通过Multilevel linear regression方法研究,文章将STEM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所在地区的工作机会要比大学本身带来的影响更加重要,研究结果对于考察STEM教育中种族、性别、地区的影响,以及相关政策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

王教授指出,现有理论都在强调大学对于就业的影响,但是就业与大学本身是双向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应该考虑到大学排名体系中,并从政策推行方面更多考虑女性和少数族裔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问题。有观点认为,大学除了教学、科研的任务外,还有第三个任务——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而批评者的观点是大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王教授认为这两者本身不应该是矛盾的,大学的目标并非是培养“技工”。在提问环节,众多师生就不同学科的回报周期、大学与社区的互动关系、大学收入的指标衡量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交流。大学选址本身是一个多元化的问题,在研究大学选址与大学毕业生薪酬的关系时,还需要控制不同学科、不同地区差异等因素。

本次学术沙龙为中心师生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与大学教育的关系、大学教育回报等问题带来了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