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李俊生教授与姚东旻副教授共同发表的文章《互联网搜索服务的性质与其市场供给方式初探——基于新市场财政学的分析》(原《管理世界》2016年8月刊)被《新华文摘》2017年第1期(总第613期)全文转载。同时,该文章亦被“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17年第1期全文转载,为我校财政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推广。
《新华文摘》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人民出版社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性的文摘,是目前国内期刊评价权威的依据和评价因子,在权威学术评价及文献转载机构中位列榜首,被国内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认定为权威刊物,在学术界、思想界及期刊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地位。
该文章以“魏则西”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目前互联网搜索服务质量乃至道德方面的强烈质疑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现今互联网搜索服务领域中传统市场财政学的理论无法给予合理的理论解释及提出实际可行的政策建议的原因。
作者通过反思传统市场财政学理论观点,并以此为契机引入新市场财政学的观点与范式,从新的角度看待财政学科所遇到的困境。对于凯恩斯及昂格鲁撒克逊学派的“市场与政府相互对立”的前提,作者指出主流学者错误地定位两者的关系是导致市场及政府“双失灵”困境的主要原因,并从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和产业组织学的角度对市场实质的探讨,结合大陆学派对于政府职能的主张,构建起“市场平台观”,在根本上改变传统市场财政学中市场与政府的对立关系。根据“市场平台观”,市场为交易平台,政府为众多参与者中之一,以政府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与以企业为代表的私人部门作为交易平台中的平等成员,通过市场博弈行为来调整约定控制权及剩余控制权而形成交易合约,其中公共部门负责购买约定控制权以保证公共价值最大化,私人部门则是将剩余控制权向市场公开出售以实现私人利益最大化,最终通过合约的方式实现公私部门“双赢”,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不断完善新的市场环境体系。
基于此,作者认为互联网搜索服务所具有的私人价值和公共价值之间的矛盾,是导致“魏则西”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通过利用市场规则,由政府购买服务来解决实际生活中互联网搜索服务的私人价值和公共价值相冲突的问题,以完善和发展我国互联网市场。
作为新市场财政学研究所前期的理论文献成果之一,该篇文章被广泛的关注及讨论,引起学术界的互动与交流,表明了研究所的财政基础理论探索已初具成果,为未来学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市场财政学研究所的前身是以李俊生教授为核心的提升财政理论洞察力与预测力团队,致力于通过研究基础理论来构建科学的财政理论体系。自新市场财政学研究所成立以来,“新市场财政学”的理论观点受到了学术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数十名业界专家学者就财政基础理论的相关观点及想法与研究所进行了交流与探讨,相关主流媒体对于“新市场财政学”理论进行了专题报道与传播。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 2017-2020
邮编:100081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联系电话:010-6177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