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税务情报交换下中国个人所得税法之国际化 - 即将打开的“潘多拉魔盒”
2016年09月30日     浏览量:    


随着二十国集团(G20)税改成果的逐步落地,各缔约国税收情报将会进入到自动、批量交换的新阶段。税收情报交换的逐步实现,将极大程度上改善了跨境逃税漏税的现状,减少了国家财政损失,进而维护国家的税收主权和税法尊严。而在跨境逃税中,因资产转移而进行的个人逃税则是税务机关进行侦查的重中之重,也促使了国家进行税收的法制改革。

讲座现场 

为进一步向中财学子阐述我国个税改革的现状并与相关税收领域专家进行探讨,受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及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税收研究中心的邀请,资深国际税收法务实务专家杨后鲁先生于2016921日中午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604室举办了“税务情报交换下中国个人所得税法之国际化”的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税务研究中心主任曹明星老师主持。

杨先生首先从最基础的个人所得税法中的“中国税收居民的判定”开始讲起,通过列举众多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为在座的师生嘉宾指出现今中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基本概念模糊以及其所在实际事务中所造成的影响。并由此为切入点,通过实际案例的方式,为大家说明中国个人所得税法在跨国征税中所遇到的难题。

作为全球各国政府共同面对的问题,在税务情报未进行交换的情况下,跨国税收只能由一国税务部门在得到确切信息的情况下对另一国提出请求,而这种单向的税收情报的申请受到跨国执法权等问题的约束而受阻。通过近些年众多国际组织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以及税务情报交换协议的签订使得税务信息的定期交换变成可能,而随着各国税收部门的介入,这种普通的自动情报交换也将进一步变成专项情报交换,从而改变当地税务部门原本“观望”的无奈境地,以收获准确信息为前提,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对已有的未纳税人员进行查处。

通过对大环境的介绍以及对国内外实际发生的案例分析,杨先生总结到中国的税收机关现阶段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对于所得税收法的改善以及如何处理涉外的相关税务事宜,而税务情报交换的频繁化和透明化,将从外部推动国内税收政策的改革及国内税收机关的能力提升。

在讲座的最后,曹明星老师对此次讲座做了总结:随着国际化的增强,政府在税收领域的能力被削弱,这一变化直接影响到整个财政系统,危及政府统治,甚至会导致国家危机。正因如此,金融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注重国际税务的管理,而中国在G20中提出建立税收新秩序,则表现出国家金融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在此环境下,中财学子应该努力夯实基础,提升自身学术与实务能力,为解决国家税收问题献智献力。

通过杨后鲁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解,贴近生活的举例以及与现场师生的讨论,增强了师生专家们对于国际税务情报交换的了解以及对国内税收困境的认识,为进一步推动中财国际税务研究、跨领域学科交叉发展及中国税务法制改革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