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市场财政学”将引领财政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2016年09月14日     浏览量:    

作为中央财经大学与教育部、财政部的重要共建平台,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宗旨是打造中国的“财政智库”,致力于提出重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分享中国经验,为打造创新、活力、包容、共享的世界经济做出贡献。

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协同中心在理论研究、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中心学科带头人李俊生教授积多年潜心研究之成果新近形成的“新市场财政学理论”,很快被确定为协同中心工作的核心要素,为协同中心发展注入灵魂、指明方向。

为了让广大师生深刻理解“新市场财政学理论”,推动针对这一理论的辩论、交锋、互动和发展,协同中心特于2016913日下午在中央财经大学举办专题学术沙龙;来自校内外财政学、金融学、法学等不同学科的老师、研究生、实务工作者60余人听取了李俊生教授的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李俊生教授以身边实际发生的真实案例引出了现今财政学应用的问题,据此初步探讨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了进一步解释这个基本概念问题,李俊生教授通过展示其学术论文《互联网搜索服务的性质与其市场供给方式初探——基于新市场财政学的分析》,向到场的老师学生解析他的研究成果。

李教授指出,魏则西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目前互联网搜索服务质量乃至道德方面的强烈质疑;而在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互联网搜索服务时,传统市场财政学的理论陷入市场和政府双失灵的困境,既无法给予合理的理论解释,又不能给出实际可行的政策建议。
  继而,李教授以新市场财政学的角度,一改凯恩斯及昂格鲁撒克逊学派的市场政府对立假设,提出以市场为平台、政府为市场交易参与者的市场平台观,解决了传统市场财政学无法解释互联网现状的难题。在此基础之上,李教授提出,通过利用市场规则,由政府购买服务来解决实际生活中互联网搜索服务的私人价值和公共价值相冲突的问题,为我国互联网市场管理与发展提出了解决之道,从而实现了新市场财政学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解释和预测。

总结主要观点,李教授认为:
1.互联网搜索服务所具有的私人价值和公共价值之间的矛盾,是导致“魏则西”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
2.传统市场财政学理论以市场与政府相互对立为前提,错误定位两者关系,导致其陷入市场及政府“双失灵”的困境。
3.新市场财政学通过从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社会学和产业组织学的角度对市场实质的探讨,结合大陆学派对于政府职能的主张,构建起“市场平台观”,使市场成为交易平台,政府为众多参与者中之一,在根本上改变传统市场财政学中市场与政府的对立关系。

根据“市场平台观”,以政府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与以企业为代表的私人部门作为交易平台中的平等成员,通过市场博弈行为来调整约定控制权及剩余控制权,实现公私部门“双赢”,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不断完善新的市场环境体系,使新市场财政学在实际应用中焕发活力。

李俊生教授做讲座

在讲座最后,李俊生教授总结到:现今的主流市场财政学在国际学术界上受到众多学者的批判,但是在中国国内学术界则依旧处于追捧的地位,少有学者进行反思。对于这种无法解释和预测现实生活的理论,作为中央财经大学的学术工作者应当重新进行自我审视,通过加强财政基础理论建设,提出大胆假设,实现财政理论创新,扫除西方财政学框架之弊端并走出其困境,进而建立起可以应用于实际的“中财学派”乃至“中国学派”。

讲座现场

       通过李俊生教授的讲座及其之后与各位听众的热烈讨论,使在场各位师生专家们进一步深刻了解到了“新市场财政学”及其理论框架,也更好的了解到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使命与任务,为下一步推动协同中心发展、财政学科理论研究乃至中国社会科学的改革创新都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