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邓小平这位开创了改革开放事业、极大地改变中国面貌的老人,在去世7年之后,又为后人办了一件实事——把出版《邓选》所得到的142万元稿费全部捐献出来,由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共同设立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
26年前,老人家就说:“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这项基金,正是为“激励广大青少年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从小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建。这一基金的受益者,恰好是在邓小平当年发起的改革中受益的第一代青少年的子女。
一定要教育好我们的后代
1977年7月17日,邓小平第三次复出,自告奋勇主管科学和教育。他心急如焚:“中小学现在接不上茬,10年没有好好上课,数理化不行,外文也不懂。”“现在北京最好中学的高中毕业生,只有过去初中一年级的水平,特别是数学。”
按照当时的规定,高中生毕业后至少要参加两年的生产劳动后才能上大学,“双手老茧”是必要的资格。邓小平上任之后第12天,就要求教育部考虑废除这项规定,允许应届毕业生直接进大学读书。上任20天,邓小平就果断决策恢复高考,并且亲自把关,把有关政审的繁琐规定予以删除。他说,招生主要抓两条就可以了: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 2017-2020
邮编:100081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联系电话:010-6177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