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了“跨学科对话”系列讲座第三期“帝国逻辑再思考:以人事与行政为例”。本期讲座邀请到了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周雪光教授进行讲授。
周雪光老师首先以中国的中央集权制为例,认为人事、财政和礼仪非常重要。中央集权制的标志是郡县制的建立,而郡县制有两个特点:人事管理和赋税制度,其中人事管理是最大的特点。人事和财政也是当代国家两个非常重要的支柱,而人事和财政作为支柱需要国家精心经营,因为他们是高度集中、自上而下的,同时人事和财政都有相当程度的分权和非正式运作。周雪光老师认为相对于民主国家来讲,帝国逻辑有三种关系:委托代理关系、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名与实的关系;帝国的委托代理关系通过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并存解决,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名与实关系的演变。
接着,周雪光老师进一步对帝国逻辑中的三个关系展开了讨论。首先是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具有高度集中,自上而下的特点。在中央集权的政治架构下,委托代理执行的难度加大并且需要应对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的矛盾关系。第一,从委托代理关系出发,周雪光老师指出在政府集权的多层级管理体制中存在着复杂的代理问题,一刀切导致应对行为灵活性降低,因此集权的同时往往也蕴含“分权”的需要和制度安排。第二,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是帝国逻辑的核心。正式制度依靠非正式制度动员资源、完成任务;同时正式制度又可规范非正式制度在变通、共谋方面的约束行为,二者之间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周雪光老师进一步指出正式制度越来越明朗刚性,非正式制度越来越隐蔽坚韧。对于条块权力结构而言,条上结构更多与正式制度相联系,而块上结构更多对应着非正式制度。最后是官吏分途与国家治理节奏:名与实。这源于中央政府在象征性权力和实质性权力之间可以进行转化调节,同时也可以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区域保持相对松散的关联中思考权利名与实的转换。
随后,周雪光老师基于经验证据对集权与分权的制度安排、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名与实之间关系在人事和财政两个领域中的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一,周雪光老师表示,人事领域和财政领域中的制度安排均体现出了高度集权的特征,例如人事领域中过去的科举制度、如今的录用、流动、晋升、退休等规章制度和财政领域中的税收体制,同时此两个领域中的制度安排也分别体现出了一定的分权,例如财政领域中的分税制和人事领域中的层级分流。第二,周雪光老师认为财政领域与人事领域在正式制度上虽是明确清晰的,但非正式制度也是无所不在。例如人事领域中的非正式制度可以从历史上的幕僚制度、密奏制度和如今大量的编外人员现象中反映出来,财政领域中的非正式制度则体现在亚财政、潜规则、村级财务私设小金库等现象里。并且周雪光老师强调非正式制度正式化会失去其所具备的灵活性。第三,周雪光老师以人事领域中的任期制和财政领域中自上而下的审计查账为例,指出在人事和财政领域中,名与实之间也是松散关联的,二者的若即若离具有一定重要性。
接着,周雪光老师从中国政府组织研究的现状、已有研究引发的思考、文献的整体图景、财政领域的研究、政府运作的特点、集权与分权、正式与非正式、名与实以及财政数据等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政府组织运作的方法论思考。首先,周雪光老师表示当前中国政府组织研究具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完备的资料和精细的分析。周雪光老师也指出:即使现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涵盖了基层政府的方方面面,但中国政府是一个庞大的科层组织,所以任何研究都只是局部的,特定维度的。其次,基于文献的整体性图景呈现出政府组织的同构性、同步性,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特点。再者,周雪光老师提出问题:财政领域中的研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以及如何在研究设计中捕捉这些因素。
最后,周雪光老师就同学提出的“胥吏”、“官吏分途”、“层级分流”和“官吏相对谱系”等含义、“官吏分途”和“层级分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 2017-2020
邮编:100081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联系电话:010-6177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