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RESEARCH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观点 >> 正文
中心师生研究成果被权威期刊《经济管理》录用刊发
2020年06月06日     浏览量:    


近日,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博士生导师姚东旻、博士后王斐然、博士生姜丽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军林共同撰写的论文《中国企业绩效视角下拉斐尔曲线微观机制再发现》被权威期刊《经济管理》录用刊发(2020年第6期)。

  

拉斐尔曲线作为西方减税政策的主流理论基础被反复提及引述,然而该曲线的已有研究都是以所得税条件下劳动者的个人劳动供给决策作为其微观机制,这与流转税在我国税制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劳动力市场是供大于求的基本国情不符。因此,传统拉斐尔曲线在我国的具体环境下,是否依然存在,其在企业层面的微观机制又是如何?这正是该篇论文主要讨论的问题。


图1税率对企业行为特征的影响路径

资料来源:本文绘制

文献梳理结果表明,税率会通过影响企业行为的各个方面而对企业税收产生影响,所以如果将企业某单一行为作为税率与企业税收之间的中介机制,难以涵盖税率对企业税收的总体影响,可能会影响机制的有效性。如图1所示,尽管各单一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尚未达成一致,多种行为的综合影响更是难以确定,但不同行为的影响最终都会反映在企业绩效中。因此,用企业绩效来代表企业一切生产经营行为的最终结果,将其作为研究税率对企业税收之间关系的中介机制更为合适。

通过相应的理论分析,论文提出三个假设,分别是:假设H1:我国存在拉斐尔曲线,即企业实际税率与企业税收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假设H2a:企业实际税率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假设H2b:企业绩效与企业税收正相关。

图2 理论框架

资料来源:本文绘制

论文针对前文提出的三个假设,在实证部分采用上市公司数据,首先,通过样本数据绘制我国企业拉斐尔曲线的拟合图(图3);其次,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对其分别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存在拉斐尔曲线,且企业绩效是影响其存在的一个重要微观机制,即减税会通过影响企业绩效进而影响企业税收。

  

图3 拉斐尔曲线散点拟合图

资料来源:本文绘制

另外,在稳健性检验部分,论文分别对模型的内部有效性威胁从倒U型检验、系统GMM检验、业绩构成、以及避税指标四个方面进行检验,对模型的外部有效性威胁重点从我国实行“营改增”前后、产业异质性、避税程度以及不同税种间对基本回归的结论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一方面验证了上文结论具有稳健性,另一方面发现减税效果存在不对称性。首先,虽然流转税和所得税都存在拉斐尔曲线,但企业绩效这一重要影响机制只在流转税中成立。其次,第二产业和非第二产业的拉斐尔曲线在形状上存在差异性,第二产业的曲线形态上更陡峭,意味着企业税率的变化对第二产业企业的税收作用更明显。最后,相对于低避税企业的拉斐尔曲线,高避税企业的曲线斜率更大,意味着减税能够促进高避税企业缴纳税款。

相对于已有研究,本文边际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同于西方多是基于所得税框架下的研究,本文在我国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制结构背景下探讨了拉斐尔曲线的存在性;同时本文采用的是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与以往国内研究主要基于宏观税负的视角不同。第二,现有文献较少直接分析税率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而有限的研究又多停留在两者之间简单的线性关系上,本文对税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这方面研究,而且拓展了以往文献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第三,从企业绩效视角下分析了拉斐尔曲线的微观机制,并进一步从业绩构成、避税程度、产业异质性、分税种等多个角度考察了机制的稳健性,填补了我国企业层面下拉斐尔曲线微观机制研究的空白。

中心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研究生科研人才的培养,大力支持学生进行学术研究、论文发表、参与会议等学术活动。未来中心将继续加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双一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