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RESEARCH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观点 >> 正文
“政府组织体制:文献与课题”短期系列课程(2) ——社会学视角
2018年10月31日    编辑:    浏览量:    


10月20日上午,在学院南路校区主教117教室,周雪光教授带来了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政府组织体制:文献与课题”短期系列课程的第二讲。此次课程的参与者了包括我校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社会与心理学院、财税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其他高校的师生。周老师开篇首先回顾了第一讲的内容,接下来则主要围绕本迪克斯的学术成果,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政府官僚组织的研究概况。在周教授精彩的讲解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地与教授进行讨论和互动,获益良多。

 
      周老师首先强调了社会学研究要从现有的社会制度出发。法国犹太裔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涂尔干提出了“社会事实”的概念:一切行为方式,无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社会事实。韦伯提出“人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其中“意义之网”指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韦伯的话指的是研究社会学问题是要放在整个环境中进行的,不能孤立地研究某个问题。接下来,周老师以囚徒困境为例,进一步说明这一点。囚徒困境是我们熟知的博弈论模型,其中的均衡解是博弈双方均选择招供,最优解是博弈双方均选择不招供。但是如果博弈双方的社会关系改变,博弈结果也会随之改变。如果博弈双方是父子或者是黑社会兄弟,那么博弈双方将会为了亲情或者义气选择不招供。由此可知,在社会学的视角下,我们需要将社会关系带入到研究问题中来。
       然后,周教授依托本迪克斯的研究成果为大家讲解了组织内部权威关系的历史渊源。本迪克斯是一名韦伯学派的德裔美国社会学家。他在美国和欧洲社会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并且向美国社会学家介绍了一种新的视角——比较历史研究。遵循比较历史研究的范式,周老师首先向在场的师生抛出一个问题——权力是来自位置还是人选?同学们积极参与了该问题的讨论,各自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最后由周教授进行总结,权力来源在不同国家是不同的。在西方国家,权力的来源是位置,当人从这个位置离开后,权力也相应消失,即所谓的“人走茶凉”。在中国,权力既来自位置又来自人选,当人离开了相应的位置,还会享有一些特权。之后,周教授又提出了影响权力的因素——激励、学习、规章制度、决策与执行等。
        在前一个问题讲解的基础上,周老师进一步提出了“组织权威(权力)从何而来”的问题,介绍了组织趋同趋势和途径依赖的概念。具体来说,组织趋同趋势指的是组织会因为相互影响而逐步趋向相同。途径依赖指的是人们会根据已有的途径,例如文化资源库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组织权威是通过组织趋同趋势和途径依赖的机制产生的。不同社会、不同社会资源库和不同解决途径将会产生不同的权威之争途径。在英国,权威之争的抵抗较少,企业家阶层成为独立群体。尽管资产阶级互相竞争,但是在政治权利的争夺上却统一战线,国家没有积极干预,劳资双方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理论甚嚣尘上,因为经济权利、社会权利以及资本具有稀缺性,人人为了得到成功和支配权,会进行不断的劳资斗争。在劳资斗争过程中,逐渐产生国家立法。在意识形态的转变成过程中有自下而上的压力约束劳资双方。俄国一直处在沙皇的集权统治下,所有阶层都直接和沙皇发生关系,没有形成独立的资产阶级和独立的声音,劳资关系是自上而下的政治权利所塑造、规范的。在这个视野下,组织间和组织内部的权威关系与宏大社会背景和文化历史密切相关。科层组织化对社会中的权威关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社会。
      3个小时的课程时间,周雪光老师带我们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分析了有关科层制的理论研究。下一讲,周老师将会依托斯廷奇库姆和布劳的研究成果,继续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分析政府官僚组织。

本课程项目由中央财经大学国际合作处“中财讲席教授”项目支持,项目编号为:ZCJX2018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