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RESEARCH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观点 >> 正文
【2017年秋学术沙龙第6期】意大利货币循环学派对政治经济学的启示
2017年12月15日     浏览量:    


12月4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功举办了主题为“意大利货币循环学派对政治经济学的启示”的2017秋季第6期学术沙龙,主讲人袁辉是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袁辉老师详细为师生阐释了意大利货币循环学派的学术思想。下图就展示了意大利货币循环学派的学术思想来源:

意大利货币循环学派是20世纪中后期在欧洲大陆兴起的经济学流派,该学派把银行置于宏观经济的中心,阐述了货币从创造到循环,再到毁灭的全过程。

在此过程中,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上的活动构成货币循环的不同阶段,产出水平及其分配,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工资、利息率、就业等重要变量取决于货币权力不对称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这一集信用、货币、生产、就业、分配为一体的理论图景,不但拒斥当前主流经济学以个体理性决策为核心的方法论基础,而且反对货币中性、货币外生、货币乘数、边际分配等主要观点。在该学派的模型中,与货币相联系的经济权力在银行、企业和工人之间的分配是不对称的,银行一开始就以货币创造者的身份出场,货币及其可得性决定企业的生产动机和产出水平,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因此货币/实际工资、利息率、就业等重要经济变量的确定取决于市场主体的相对力量,而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在时间维度上展开的,共同构成货币循环的完整过程。对发展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理论框架而言,货币循环学派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启示:

第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的分析以及在第3卷中对商业信用的分析研究的只是流通阶段的货币,此时货币的第六种职能,即货币作为资本的职能还未登场,而这恰恰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因此,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正确的顺序不应从商品货币理论转向信用货币理论,而应该从信用货币出发,找出其与马克思其他理论,特别是劳动价值论之间的联系。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在商品货币和信用货币之间,前者是猴体,后者是人体,而对人体的解剖是理解猴体的一把钥匙。

第二,在《资本论》第3卷中,马克思区分了不同的金融机构及其职能,比如没有发行权的私人银行、有发行权的私人银行、中央银行等,希法亭更是在《金融资本》中指出了虚拟资本使资本流动化的本质,并分析了交易所的各种作用,这些都与循环学派关于银行和金融市场功能的主张相一致,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上述观点毫无违和感地整合进货币产生及其毁灭、从而决定产出和分配的全过程。

第三,马克思非常清楚,货币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存在本质不同,包括借贷资本循环的资本循环的整个过程才是资本主义客观呈现出来的状态,在宏观分析中,二者不能合并为一个部门。而根据《资本论》第二卷发展起来的资本循环模型建立在产业资本循环的基础之上,在极为有限的意义上探讨了货币、信用对资本循环和积累的影响,以及信用货币的性质及其与剥削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了得到对资本运动规律的完整认识和正确理解,需要遵循马克思的叙事方法,把研究视角从《资本论》第二卷转向第三卷,从产业资本循环转向借贷资本循环,其中,货币和金融因素不仅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而且深刻影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编辑:张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