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RESEARCH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观点 >> 正文
理性解读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7年05月15日     浏览量:    



5月10日,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功举办了2017年春季第4期学术沙龙,主讲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动态》编辑部副主任李仁贵。讲座中李老师从不同视角对诺贝尔经济学奖进行了系统的解读。(以下为讲座内容的整理,文字未经讲演者审定)

“诺贝尔奖”还是“中央银行奖”?

李老师首先向大家展示了2015年的诺奖获奖情况: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日本的大村智和爱尔兰的威廉·C·坎贝尔三人一同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迪顿则一人独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从表面上来看屠呦呦的贡献似乎不及迪顿,但是李老师却提出屠呦呦是真正拿了诺奖,而迪顿所获得的并非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原因在于诺贝尔在遗嘱中提到对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领域对人类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授奖并发放奖金,设立遗嘱之初并没有考虑经济学方面。然而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行长阿斯布林克在中央银行成立300周年之际,向诺贝尔基金会和瑞典皇家科学院提出设立经济学奖项的建议,以此纪念诺贝尔,瑞典政府于1969年1月正式批准了这一建议。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产生不同于其他奖项,其名称也不一样。其他奖项的名称为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Chemistry/Literature/…,而经济学奖的名称则并不固定,有着不同的说法:the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Alfred Nobel(1969-1970), the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1973–1977,1983)或Alfred 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1978–1982, 1984–1990)等名称,但总之经济学奖的设立初衷是为了纪念诺贝尔;此外获奖者的奖金来源也不同,经济学奖的奖金由瑞典中央银行提供,而其他奖项的奖金则由诺贝尔基金会提供。

因此李老师认为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奖,自然地,2001年诺贝尔的4位曾侄孙提出瑞典中央银行设立的这项经济学奖应被称为“中央银行奖”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诺贝尔奖为何并非“终身成就奖”?

在了解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历史后,李老师解读了诺贝尔奖为何不是“终身成就奖”,这是由于诺贝尔在设立该奖项之初,认为获奖人获奖原因应当是由其贡献来决定,而非其个人伟大程度,即奖项的产生是针对特定的成就,可以将诺奖视为一个“特定成就奖”,而非“杰出人物奖”,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每位诺奖的获奖者都是由于做出了某项贡献才获奖。而诺奖不是终身成就奖则意味着一个人可以不止一次获得诺奖。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居里夫人于1903年和1911年分别拿到了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美国化学家鲍林(1954年化学奖;1962年和平奖),美国物理学家巴丁(1956年物理奖;1972年物理奖)和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1958年化学奖;1980年化学奖)也都是两度获得诺奖。


观点对立的经济学家为何同时获得诺贝尔奖?

在诺奖的历史上,两位持观点完全相反的人甚至可以同时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例如芝加哥大学的法马和耶鲁大学的席勒就是一对这样的典型例子:法马教授证明了市场是有效的,席勒教授证明它的无效,但两人共享了2013年的诺奖;再如1979年的经济学奖由舒尔茨和刘易斯贡献,舒尔茨则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但是刘易斯二元经济古典模型是赞成经济应该依靠工业化;再如赫克曼因在微观计量领域的贡献而获得了2000年的诺奖,而2003年的诺奖则由格兰杰和恩格尔共享,以表彰他们在宏观计量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还有1995年的诺奖颁发给了卢卡斯,他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而不久之后的2001年,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阿克洛夫和斯蒂格利茨则获得当年的诺奖。而之所以这么授奖主要是为了寻求平衡,让任何一个学派都能不断向前发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常“爆冷”吗?

经常有媒体在诺奖颁布后用“爆冷”来形容,诚然自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以来,有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都获此殊荣,但同样也有不少名望甚高的经济学家未能获得此项奖项,那么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国际经济学界的最高奖项,是否真的就无章可循呢?李老师在论文《理性预期诺贝尔经济学奖》中认为并非如此,结合李老师在论文《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研究发现:能够获得诺奖的经济学家,其论文普遍有着极高的被印证频率,普遍有担任经济学学术团体(如经济计量协会,美国经济协会等)重要领导职务,普遍获得过各类大奖(克拉克奖,杰出会员奖等),因此关注当下著名经济学团体学术的领导者,最新的经济学大奖或荣誉,可以有效把握未来经济学奖的颁奖动向。


诺贝尔经济学奖离我们有多远?

李老师首先借用两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桑格的话回答了如何才能得不到诺奖:我知道有一种方法是得不了奖的。有的人投身于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得奖,而且一直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才能得奖,这样的人是不会成功的。要想真正在科学领域有所成就,你必须对它有兴趣,你必须做好进行艰苦的工作和遇到挫折时不会太泄气的思想准备。因此只有对所做的研究感兴趣并努力工作,遇到挫折时不放弃才能真正在研究上有所成就。

此外,曾多年担任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和主席的瑞典著名经济学家林德贝克谈道:不少获奖者的获奖成就往往出自于其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之中,或者其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成为其最终取得诺贝尔奖获奖成就的学术研究起点。荷兰学者范达伦(1999)根据1969—1998年30年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生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证实,获奖者开始从事诺贝尔奖获奖成就的研究工作的平均年龄为29岁,取得突破性研究进展的平均年龄为30岁。因此要想踏上诺奖之路,先从好好做论文开始吧。


编辑:张鹏远

责编:姚广